教师队伍

硕士生导师

当前位置: 首页 -> 教师队伍 -> 研究生导师 -> 正文
  • 陈炳兴

    性 别 :男

    出生年月:1992年7月

    系 别:机械设计系

    学 位:博士

    职 称:副教授/硕士生导师

  • 详细资料

    联系方式

    通讯地址: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地区大学新区学园路2号 邮编:350116

    电子邮箱:bingxingchen@fzu.edu.cn

    教育工作经历

    2025.01-至今,福州大学,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,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

    2022.02-2024.12,福州大学,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,讲师/校聘副研究员,硕士生导师

    2016.09-2021.09,哈尔滨工业大学,机械工程,博士

    2012.09-2016.06,福州大学,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,本科

    主讲课程

    本科生课程:机械原理、机械设计、机械设计基础、机器人学科导论、机械设计课程设计

    研究生课程:人机接口技术、仿生结构与材料智能及其机器人技术应用

    社会和学术兼职

    1)IEEE Member、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、中国力学学会高级会员、中国图学学会高级会员、国际仿生工程学会会员等;

    2)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专家库专家、教育部某人才计划评审专家、国家/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评审/验收专家、大型国企科技项目评审专家、教育部学位中心学位论文评审专家、福建省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理事、福建省自然领域专家、福建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核心成员、哈尔滨工业大学福建校友会福州分会理事等;

    3)担任JCR二区期刊副主编和客座编辑JCR一区期刊Biomimetic Intelligence and Robotics青年编委;国际重要期刊审稿人:Nature communications,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,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, IEEE/ASME Transactions on Mechatronics,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,Ocean Engineering,Engineering Structure, IEEE TASE,Nonlinear dynamics, IEEE RAL,Biomimetic Intelligence and Robotics,RAM, Bioinspiration & Biomimetics, JMR, IJMAV,ICRA、IROS等等30余机器人/工程领域知名期刊。

    荣誉与奖励

    1) 福建省级引进高层次人才;

    2) 荣获福州大学“旗山学者”奖励支持计划;

    3) 省优秀志愿者、福州大学厦航奖教金等;

    研究领域

    1)先进机器人系统开发:模仿生物的仿生机器人(如机器鱼、人形机器人)、适应极端环境的软体机器人、海洋/医疗/电力等特种机器人;

    2)机器人智能与控制;

    3)人机交互智能感知;

    欢迎热爱机器人技术的同学加入我们!每年招录1名博士研究生,4-6名硕士研究生。

    无论基础如何,我们都全力支持你的个性化成长,包括:依托完善设备,立足国际前沿与国家需求;以学生为中心,量身定制研究计划,锻造工程实践与科研思维硬实力;互助团队氛围+1次组会/月+导师一对一深度指导(含论文逐句修改);遵守课题组相关约定,保障每位成员顺利毕业;达到学校毕业条件等课题组相关要求,支持实习、考公等多元规划。我们的培养模式已助力历届毕业同学取得亮眼成绩:毕设/学位论文屡获校优+,人均送审皆为优秀;人均高水平SCI论文1篇+ (如:2023级研二已发机器人知名/顶级期刊论文4篇);就业竞争力强劲,毕业生广获认可(如宁德新能源等知名企业)。

    机器人工程,是尝试为机器赋予“生命”的艺术,也是当代工程科学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之一。这条通往未来的道路,布满荆棘却也风景壮丽。在这里,没有轻而易举的胜利,需要导师与同学一起倾注大量汗水与智慧。我们不希望这样的同学:态度不端正;不沟通不交流;不愿意努力;没有诚信;遇到困难就退缩;不遵守课题组相关约定。我们期待认同并践行以下团队愿景的伙伴追求卓越(对国家奖学金等荣誉具有强烈渴望,或有读博意向),恪守诚信(学术规范等);勇于担当,协作共进(协力打造科研良性共同体);在机器人领域探索真理边界,创造变革性价值

    主要科研项目

   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省部级、大型国企重点项目、校科研启动项目与人才项目等。参与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、工信部高技术船舶项目、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等10余项课题。主要科研项目如下:

    1.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,主持

    2.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,主持

    3.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,主持

    4.福州大学“旗山学者”奖励支持计划,主持

    5.大型国企机器人重点横向项目,主持

    6.福州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,结题

    7.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,结题

    8.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,主研(第四)

    代表性科研成果(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)

    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JCR一区/中科院二区及以上SCI期刊论文20余篇,含中科院一区及Top期刊论文10余篇。受邀在ICRA等国际会议作口头报告,参与若干国内外学术会议;获得10余件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。近年来部分代表论文如下:

    [1]Soft robotics,2019, 6(4): 520-531. ( JCR一区,发表年度JCR机器人分区排名第2,发表年度全球仅录用46篇,中科院一区TOP,SCI引用110以上)

    [2] 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,2018, 128:336–348. ( JCR一区,中科院一区TOP)

    [3] 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, 2021,37(5):1712-1727. (JCR一区,发表年度JCR机器人分区排名第4,中科院一区TOP,SCI引用60以上))

    [4] ASME Journal of Mechanisms and Robotics,2021, 13(4):040904. (邀稿,JCR二区)

    [5] 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,2022, 167(1):104485. (JCR一区,中科院一区TOP)

    [6]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Systems and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,2022, 30(1):2623-2629. ( JCR一区,中科院一区)

    [7] 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, 2022, 178:105068. ( JCR一区,中科院一区TOP)

    [8] IEEE Sensors Journal, 2022, 22(18):17924-17931. ( JCR一区,中科院二区)

    [9] 3D Printing and Additive Manufacturing, 2024, 11(3): 954-976.

    [10] Nonlinear Dynamics, 2024, 113(1): 329-353. (JCR一区,中科院二区)

    [11] 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, 2025, 34(2): 025011. (JCR一区)

    [12] 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Letters, 2025.10(2):1920-1927.(JCR一区,中科院二区TOP)

    [13] Extreme Mechanics Letters, 2025: 102312.(JCR一区)

    [14] Ocean Engineering, 2025.328(1):121063.((JCR一区,中科院二区TOP)

    [15] Soft Robotics. 2025. Ahead of print.(JCR一区,中科院一区)

    [16] 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Letters, 2025.10(7):6800-6807(JCR一区,中科院二区TOP)

    [17] 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, 2025, 34(5): 055023;(JCR一区)

    [18]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Letters, Accept(JCR一区,中科院二区TOP)

    [19] 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, Accept (JCR一区)

    教学相长

    1) 2024年和2025年福州大学优秀本科毕业设计指导教师;

    2) 2025年福州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;

    3)历届毕业生就业/升学主要去向包括但不限于:武汉大学、华南理工大学、厦门大学、福州大学、比亚迪、宁德新能源、时代一汽等;

    4) 2024级本科生班主任;国际仿生工程学会福州大学学生分会发起人和指导老师;福州大学学生仿生工程协会指导老师。

    5)指导学生获第六届全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国家一等奖、区域赛一等奖等;指导学生获第七届全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国家三等奖、全国选拔赛一等奖等;